articles & testimonies

既是義人又是罪人—基督徒的持久身份

柯安得牧師

 

152181馬丁路德在寫給墨蘭頓的ㄧ封信裡,最後一段話:「若你是一個傳恩典的人,那就傳真實而非虛擬的恩典;若恩典是真實的,那你所背負的一定是真實而非虛擬的罪」。上帝不拯救虛擬的罪人,因此雖為罪人卻能勇於認罪,且能勇敢相信基督,靠祂喜樂。因為祂已經勝過罪、死亡與世界了;只要我們還在這"世界"裡,我們一定會犯罪。今生不是義的居所,但就如彼得所說的,我們在尋找「有義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靠上帝榮耀的豐富,我們只要認識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就夠了。沒有任何罪能使我們與羔羊分離,即使我們一天犯了千次通姦和謀殺的罪,你認為這偉大的羔羊,為救贖我們的罪所付出的贖價太小嗎?「要勇敢禱告-你也是一個大有能力的罪人」 (美國版路德文集,卷48,書信集,281-282)。路德用這麼強烈的話來表達他對基督徒的身份和牧者講道不可缺乏的核心就是:一位基督徒,不論信主多久,持久的身份就是「既是義人又是罪人」。對路德而言,這句話不是一個口號而已,它表達出路德教牧關懷的兩個重要信念:彰顯基督和安慰罪人的良心。只有真實的罪人需要基督帶來的恩典 (彰顯基督);也只有真實的罪,真實的得赦,才能安慰罪人陷入困境的良心。

在信義宗教會的傳統禮儀中,認罪禱文也同樣表達基督徒的基本身份: 聖潔的上帝,慈悲的天父,開恩可憐我這個軟弱的罪人。我在心思、 言語、行為上多次得罪了祢,也多次得罪了家人和朋友,應做的事沒有做,不應做的反倒做了。我心中也有許多隱藏的罪惡,哀求天父, 因耶穌基督的功勞饒恕我,赦免我一切的罪過,並賜我敬愛敬畏祢的心,使我行事敬虔端正,榮耀祢的聖名。阿們!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能全然地認同這篇禱文呢?或者你的內心仍有個小小抗議的聲音?若你不能完全認同,請你反思:問題卡在哪裡? 路德要藉著這個機會挑戰你:你能不能?敢不敢?承認你的罪性仍然比你想像的深,無法完全克服,且使你傷心? 若你還是無法全然地認同這篇禱文,我想到有以下五個可能的原因:()我在基督裏是新人,脫離了罪人的老身份,就如保羅在林後五: 17所說的: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願意承認我的確還會犯罪,但我無法承認我還是個罪人(區分行為和身份)。()路德的立場太負面了!我喜歡比較積極的基督徒身份。()我沒有那麼糟糕!()路德的立場是否否定了改善或改變生命的空間?還是永遠原地踏步?

保羅在書信裏不斷地勸勉、鼓勵我們要成聖,若你的反應是在上述五種反應之中,則表明你還沒抓住「既是義人又是罪人」這項真理的美妙和安慰。

「既是義人又是罪人」表達並確認了基督徒歷世歷代的經驗,也是保羅自己的經驗。保羅未稱自己是個強的基督徒,卻稱自己是個罪魁(提前一: 15),這怎麼可能呢? 保羅是否太誇張了?非也!保羅自稱為罪魁,是在表達他的神學立場和路德一樣。他看重上帝的恩典超越他看待自己屬靈的能力或潛力。因著他的十架神學觀念和經歷,讓保羅能勇於宣稱上帝奇妙的恩典與大能:「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9-10)。保羅屬靈爭戰最經典的表達是在羅馬書第七章:「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七:18-19)。但是保羅的絕望:「我真是苦啊! 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24)?忽然轉成讚美的喜樂:「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七: 25)。這轉折點在於保羅抬起頭,用他屬靈的眼,盯著基督的十字架,因此而發生。保羅深刻的體驗並認識到自己是個沒有盼望的罪人,因此透過信心,並靠著主耶穌的得勝才能獲得基督的義。

        願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能信靠這位應許赦免我們的罪,並引導我們前面道路的主耶穌基督

編按:1517年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至2017年正好500週年,中華信義神學院特與國度復興報合作,刊登[宗教改革500年紀念專題],共計8篇。